智能變電站設備間通過數字信號通信,由SCD文件描述設備間的邏輯回路(也稱虛回路),其正確性直接關系到繼電保護裝置能否正確動作。 目前智能站配置文件的制作、管理逐漸趨于成熟,但因其依賴人工制作,且虛回路不同于常規(guī)站硬接線回路,不可見的虛回路極大地增加了故障與缺陷處理難度,部分通信參數配置、通訊關系(虛回路)配置錯誤等安全隱患無法得到有效檢查與控制。 為保證新建、改建、擴建的智能站虛回路錯連、多連、少連等隱患及時排查,需在智能站調試、驗收、運維等過程中進一步加強虛回路校核工作。
目前,智能站虛回路核查一般采用集成配置工具,或以單個設備為中心的可視化工具進行人工核查,此類方法不能以繼電保護專業(yè)視角展示二次系統(tǒng)全景,操作復雜,對使用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很高。 通常220kV智能站的虛回路約2000-3000條,校核工作量大,效率低,容易出現漏查情況。
![](/upload/20240509/663c9513ca790.jpg)
△ 繼保之星-Z70 手持式數模一體繼電保護測試儀
繼保之星-Z70 手持式數模一體繼電保護測試儀在保留繼電保護全部測試功能的基礎上,面向繼保專業(yè)人員,以間隔保護功能配置為視角,新增SCD文件可視化比對校驗工具。
![](/upload/20240509/663c95374d561.jpg)
△ SCD可視化
繼保之星-Z70 內置經驗模型,符合變電站設計模式,可進行學習訓練。 校核時,識別SCD模型轉換獲得的保護配置特征,通過基于圖論關聯搜索的軟件算法,對SCD文件進行智能解析,結合虛端子自查原則模糊匹配,快速實現全站配置SCD文件虛端子的合法性檢查,可視化展示模型文件中各IED之間網絡連接,自動生成IED之間虛擬二次回路的邏輯連接圖。
![](/upload/20240509/663c954d47acd.jpg)
通過解析SCD文件,將SCD通信模型轉換為繼電保護業(yè)務模型,基于典型經驗模型對業(yè)務模型進行正確性校核,排查虛回路存在的隱患,保障繼電保護裝置正確動作。
主要功能: SCD解析與模型轉換、智能裝置類型識別、間隔保護配置模型數據構建、間隔保護配置及回路校核、校核結果查閱、輸出報告、人工核查與經驗學習等。
![](/upload/20240509/663c955d58d7e.jpg)
△ 網絡分析
根據SCD中IED的ICD模型特征、IED名稱與描述,識別智能裝置類型。
根據ICD模型特征確定IED的智能裝置類型,通常主變保護、母線保護、線路保護、斷路器保護等裝置相關型號能夠唯一確定其裝置類型。
針對智能終端、合并單元、合智一體等不能唯一確定其裝置類型的情況(可用于線路、母線等間隔),再根據IED名稱與描述輔助確定其裝置類型。
全站連接在一起的智能裝置及關系,按間隔類型(線路間隔、主變間隔、母聯間隔、分段間隔、母線PT間隔)進行分解,分解為各間隔的保護配置模型數據。
基于典型經驗模型對間隔保護配置進行校核,核查間隔保護配置正確性、間隔保護配置下裝置之間回路的正確性。
1) 間隔保護配置正確性: 該間隔是否多連、少連裝置,裝置之間連接是否多余、缺失。
![](/upload/20240509/663c9572d3e84.jpg)
△ 虛端子檢查示意圖
2)間隔保護配置下裝置間回路正確性: 虛回路是否多余、缺失、錯位等。
![](/upload/20240509/663c95937d635.jpg)
△ 虛端子檢查報告